大连买房网 >楼市资讯
客服电话:0411-39633800
读懂中国式现代化
不管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欧洲人,都得吃饭、喝水,这就是普遍性。所以说,中国式现代化的普遍性是什么,就是得尊重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我们也得搞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法治化等内容。

“社会主义现代化”是过去我们一直常说的概念,“中国式现代化”的表述则更简约、有针对性。

“高质量发展”的定语,从“我国经济”变成了“我国”,也就是说,高质量发展已经拓展到方方面面了,各行各业都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责任编辑:钱昊平

2022年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二季度工业生产止住下滑势头,实现由降转升。图为山西晋中的工人在生产汽车车间忙碌。 (人民视觉/图)

“前一段时间我们聚焦小康,解决了绝对贫困。现在聚焦在‘两步走’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民族复兴。”

2022年10月17日,习近平同志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据《人民日报》报道,在阐释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时,他再次提到“中国式现代化”。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指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强调“现在我们的目标越来越清晰了”。

过去几年,“中国式现代化”的表述常见于各类重要报道。但“中国式现代化”是怎样的“现代化”?

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占斌看来,中国式现代化既具备“现代化”的普遍性,也有“中国式”的特殊性。

2021年7月,《学习时报》刊载了中央党校副校长龚维斌的一篇讲话稿,他对中国现代化道路进行了梳理。

在龚维斌看来,鸦片战争结束之后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现代化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二是辛亥革命至新中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的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党中央对20世纪末中国现代化目标进行新的定位,用“小康社会”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第一个阶段的目标。

2017年,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两步走的战略安排: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未来五年无疑是关键时期。二十大报告提出,未来五年,中国将从构建新发展格局与高质量发展、科教兴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面依法治国等12个方面,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不难看出,高质量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如何看待二者的关系?又该如何准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

2022年10月18日,南方周末记者对话张占斌。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占斌。 (人民视觉/图)

表述的动作感很强

南方周末:在你的理解里,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

张占斌:中国式现代化有两层概念,一个是“中国式”,一个是“现代化”。其中,“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普遍性规律。比如,不管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欧洲人,都得吃饭、喝水,这就是普遍性。

所以说,中国式现代化的普遍性是什么?就是得尊重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我们也得搞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法治化等内容。这些发达国家已经走过了,对我们来说,也是有可借鉴的经验。

现代化从来没有统一的模式,更没有固定的标准。中国式现代化更强调我们自己的国情特色,有我们自己的特点。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就要求在推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紧紧把握基本国情,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战略规划,走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些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特殊性的地方。这种“特殊”,和中国的历史、国情、文化等,都有关系。

把现代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结合起来,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

南方周末:二十大报告中,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容出现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章节,这意味着什么?

张占斌:这实际上意味着我们对这件事情给予了更高的关注,把它放到了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也提醒我们全党要对“中国式现代化”这个问题更加关注,要有更高水平的认识。

“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首先把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揭示出来了,“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这个提法非常重要,这些话一说就懂,但是要不这么说,有的人还不一定有这么直观的感受。所以用非常简约的文字把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揭示出来了。而且也揭示出我们要靠什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要靠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式现代化既是目标,也是过程和方向。这种表述的动作感很强。

南方周末:“中国式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表述有什么区别?

张占斌:从核心内容上来讲,它们基本上是一个意思的两种表达方式。“社会主义现代化”是过去我们一直常说的概念,“中国式现代化”的表述更简约、更有针对性,这两种表述一直交替出现在党的各类报告中。

实际上,在过去的表述中,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都是常见的表述。但是如果要严格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要比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概念涵盖的范围更大,因为中国式现代化包括了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

过去有些文件也讲中国式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次统一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上,相当于用“中国式现代化”把我们要做的有关现代化的事情都包括进来了。

首要任务

南方周末: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包括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你看来,“高质量发展”为何在本质要求的9点内容中排序靠前?

张占斌:“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以贯之坚持的重大原则,紧接着就是“高质量发展”,这就说明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当务之急,很重要。报告也提到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也就等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

这就把发展的问题提出来了,进一步强调了发展的重要性。经济的发展是其他发展的基础,我们只有在搞好经济的同时,把别的也搞好,社会才能进步。所以从这个角度讲,“高质量发展”就非常重要。

知道什么是首要任务后,再往下说“高质量发展”怎么发展。那你就得说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都得高质量。既然都要高质量发展,那现在达没达到高质量?没有。既然没达到高质量,就要好好贯彻新发展理念,就得好好搞市场经济,推进高水平开放,来构建新发展格局。

再往下说,就得把扩大内需战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要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要实现城乡融合、区域协调等,还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让市场配置资源,另外要把发展经济的重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等等,这些都很重要。

南方周末:“高质量发展”最初是用来形容经济的,但是后来它涵盖的内容也有所转变?

张占斌:2017年,十九大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表明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20年10月,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三年间,“高质量发展”的定语,从“我国经济”变成了“我国”,也就是说,高质量发展已经拓展到方方面面了,各行各业都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比如,这几年,生态环境也提出要高质量发展,为了绿水青山做了许多工作,包括实行河长制、湖长制、设立国家公园,建立各种生态制度,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十九届六中全会也提到,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此外,还有党的建设、社会治理等等,也都在追求高质量发展。

南方周末: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张占斌:因为我们已经进入一个新的社会发展阶段,面临的问题和以往有所不同。另一个是,现在对发展的认识也提高了。比如说,在吃饭都没有解决的时代,你怎么强调高质量发展?都是一步步走过来的。现在认为,发展不只是经济发展,还有党的建设、社会治理、生态等都需要发展,这就是认识提高的表现。

同时,随着国家的进步,有些问题也逐渐变成社会的主要问题了。比如,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在这个情况下,就到了要比较多地注重共同富裕的问题了。所以说,随着社会进步,时代主题在不断发生变化,社会主要矛盾也在发生变化,我们现在对发展问题的认识更加全面了,要求我们现在就要高质量发展。

现在说的高质量发展,不仅包括经济。但经济是基础,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你就很难建设强国;没有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其他方面说多了可能也做不到。

我们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这些年一直在讲经济是基础,一定要把经济做好,这是没问题的。但有些地方个别干部有的时候事多了,或多或少地对抓经济发展就不像以前那么下功夫了,这个是应该加以纠正的。

谨防粮食“卡脖子”

南方周末:在二十大报告中,高质量发展这块还强调了粮食安全问题,这也是近年来的热点话题。你怎么理解报告对粮食安全的表述?

张占斌:十九大报告已指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在二十大报告中,相关表述变成了“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生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实际上,这些都是确保粮食安全的手段。比如,报告提出,要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就是说十八亿亩耕地就是粮食安全的底线了。要没有十八亿亩的耕地面积,可能就守不住粮食安全了。这是个硬杠杠。

南方周末:考虑到当今复杂的世界局势,粮食安全有什么更重要的意义吗?

张占斌:国际形势变化加深了我们对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视和认识。实际上中国人对粮食安全是有认识的,但这些年一直丰收,国家也比较稳定,所以有时大家可能觉得粮食安全不是问题了。现在领导人不断强调粮食安全问题,就是怕大家淡化了,因为我们是有痛苦的挨饿经历的。

现在大家都想去挣钱,觉得种地不挣钱,都想把地变成别墅、工厂,大家都这么想的话,不就没地了吗?地都没了,将来怎么保证粮食安全?要到市场上买吧,在复杂的世界局势下,万一到时候国际上不卖给你,或者没有那么多粮食卖给你,或者价格很高,那怎么办?所以说,要谨防粮食安全成为“卡脖子”问题。

还有一点,将来都没人会种地了也不行,所以还得培养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化农业。

南方周末:所以报告在后面也讲了,要“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生产区利益补偿机制”。

张占斌:对,这就是要让农民有种粮的积极性,让他们通过种粮食也能挣到钱。农民对种粮食可能更熟悉一些。如果他熟悉这个行业,他又能在这个行业挣到钱,甚至挣到的钱比在别的行业还多一点,那他肯定更愿意种地。

不过粮食安全是个大概念,不是简单的纯粮食概念,和茶叶、蔬菜、水果、奶、肉、鱼、蛋等都有关系,这些领域也都要比例适度地、合理地发展。

友情链接: 腾讯 买房网
公司名:大连普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www.mmmfang.com 版权所有 地址:大连市甘井子区中华西路35号   服务热线:0411-39633800辽ICP备17003315号-1
客服二维码
底部二维码